
合成亚微米球形粉理化典型值

亚微米球形硅微粉粒度分布曲线图
制备工艺:
硅酸纯化----PH配平----沉降老化----超声液相分散(加脂类分散剂)----冷冻干燥----等离球化---超声场压力气相下微孔精准分级
核心参数指标
“6N”通常指的是纯度达到99.9999%(6个9),这意味着杂质总含量需控制在百万分之一(ppm)级别,甚至对特定放射性元素(如铀、钍)有严格限制。其核心参数如下表所示:
参数类别 | 具体指标 | 备注/重要性 |
纯度 | SiO₂含量 ≥99.9999% (6N级别) | 确保优异的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减少α粒子对芯片的软错误风险。 |
放射性元素 | Uranium (U), Thorium (Th) < 1 ppb (甚至 < 0.1 ppb) | 至关重要的Low-α特性,防止α粒子引发存储芯片等敏感元件的软错误。 |
金属杂质 | 各金属杂质含量 < 1 ppm | 避免影响集成电路的电性能和可靠性。 |
形貌与球形度 | 颗粒形貌为球形;球形化率 >95%(高端产品要求>99%) | 高球形度确保了良好的流动性和高填充密度,减少应力集中。 |
粒径与分布 | 亚微米级(通常D50在0.1μm - 1.0μm范围内,常见0.3μm, 0.5μm, 1.0μm等规格) | 窄粒度分布有助于实现更致密的填充结构。 |
比表面积 | 通常根据粒径不同在 2 - 7 m²/g 范围内 | 影响与树脂的润湿性和反应活性。 |
热学性质 | 热膨胀系数 (CTE)0.5×10⁻⁶ /K ;热传导率1.1 W/K·m | 低CTE匹配硅芯片,减少热应力;一定的导热性有助于散热。 |
电学性质 | 介电常数 3.88 (1MHz);介质损耗角正切 ~0.0002 (1MHz) | 低介电常数和低损耗适用于高频高速电路。 |
物理特性 | 密度2.2×10³ kg/m³;莫氏硬度6.0;折光系数1.45 |
|
主要应用领域
6N亚微米球形硅微粉凭借其卓越性能,主要用于以下高端领域:
先进芯片封装(EMC):这是其最核心的应用。
在环氧塑封料(EMC) 中作为主要填料,添加比例可高达60%-90%。
其作用是降低封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CTE),使其与硅芯片更加匹配,从而减少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力,防止芯片开裂或界面脱层。
还能优化介电性能、提高机械强度、增强导热性(尽管二氧化硅本身导热系数不高,但高填充量可改善整体导热)。
高性能覆铜板(CCL):
应用于5G/6G通信、AI服务器等所需的高频高速覆铜板中。
主要用于M7、M8、M9等级别的先进覆铜板配方。
作用是降低板材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Df),确保高速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同时降低CTE,提高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
HBM(高带宽内存)先进封装:
HBM采用3D堆叠技术,对散热和可靠性要求极高。
需要使用Low-α超细球形硅微粉(或球形氧化铝)作为底部填充胶(Underfill) 或颗粒状环氧塑封料(GMC) 的关键填料,用于填充在堆叠的芯片之间。
Low-α特性防止存储器软错误,高纯度、高球形度和细粒径满足微小间隙的填充和低应力要求。
其他领域:
光电子封装:如LED封装胶,提高透光率和折射率匹配。
特种陶瓷:用于制备高频、高强的精密陶瓷部件。
高级涂料与复合材料:提高耐磨、耐候、绝缘等性能。
表面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粉体在有机树脂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通常会用硅烷偶联剂等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改性处理在高温球化前,添加偶联剂或分散剂,避免在高温球化前液相或气相条件下,粉体聚团或板结。高温球化过程中,偶联剂或分散剂气化挥发。球化后,准球形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不会再聚团或板结。
包装与储存:这类高纯粉体通常采用真空铝箔袋包装(如4kg/袋),以防吸潮和污染,需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中,保质期通常约为一年。
国内主要供应商
中国国内已有企业突破技术壁垒,能够生产高性能的亚微米球形硅微粉,例如:
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内电子级硅微粉龙头企业,产品覆盖亚微米球形硅微粉(如NOVOFINE NQF系列),应用于高端覆铜板和半导体封装领域。
江苏辉迈粉体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亚微米及纳米级球形硅微粉,宣称纯度可达99.9%—99.9999%,铀含量<0.1ppb。
苏州纳迪微电子有限公司:提供高纯度、高球形率的球形硅微粉,颗粒大小从亚微米到数十微米可控
其他:雅克科技(已完成亚微米球硅开发)、凯盛科技等也在该领域有所布局。
6N亚微米球形硅微粉是高端半导体封装和先进电子电路制造中的关键基础材料。其极高的纯度、严格的Low-α控制、完美的球形形态和亚微米级的精细粒径,对于提升AI服务器、HBM内存、5G/6G通信设备等产品的可靠性、性能和良率不可或缺。